《郑州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2025年修订版)》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和省生态环境厅工作要求而制定。郑州市提出源头预防、统筹衔接、分类管控、共享共用、持续优化的基本原则,并明确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基本建立。同时,郑州市划定120个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其中30个优先保护、84个重点管控;并建立“1+120”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管控体系,其中“1”为全市生态环境总体准入要求,“120”为全市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准入清单。
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环环评〔2024〕41 号)及省生态环境厅工作要求,我局开展了郑州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动态更新工作,《郑州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2025年修订版)》已报省生态环境厅备案,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予以发布。
附件:
附件_1:郑州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2025年修订版).pdf
2025年7月16日
附件1 郑州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
(2025年修订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科学指导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结合我市实际,制定《郑州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2025年修订版)》,作为区域内政策制定、规划编制、执法监管的重要依据。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全省、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的改革要求,加快推进全市“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落地,规范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管理,提升成果时效性和针对性,以高水平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源头预防。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在生态环境源头预防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根据区域发展保护特点,提前框定生态保护、环境质量、资源利用等方面要求,提升生态环境源头预防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为发展“明底线”“划边框”。
——统筹衔接。衔接大气、水、土壤、生态、声、资源等相关规划和行动计划的实施以及目标管理、国土空间规划等工作,加强重点流域管控目标、单元划定、管控要求统筹协调,强化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形成全域覆盖、跨部门协同、多要素综合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
——分类管控。根据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管理能力、技术和数据基础等因素,聚焦区域性、流域性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因地制宜确定管控单元空间尺度和管控要求,以实现优先保护单元更好保护、重点管控单元合理开发、一般管控单元战略留白为目标,对三类单元实施差异化精准管控。
——共享共用。依托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信息平台,支撑数据管理、调整更新、实施应用、跟踪评估、监督管理等工作,加强与其他业务系统的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发挥促进高质量发展、高水平保护等方面的底线约束和决策支撑作用,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能。
——持续优化。建立动态更新、定期调整、跟踪评估等常态化工作机制,落实国家重大战略,根据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最新要求,结合地方实际,不断优化调整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确保成果立足实际、科学规范。
(三)总体目标到2025年,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基本建立,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格局不断优化,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更加高效,初步形成全域覆盖、精准科学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其中:
——生态保护红线。根据郑州市“三区三线”划定成果,生态保护红线面积547.02平方千米,占市域总面积的7.23%,涉及嵩山水源涵养、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涵养、黄河生物多样性及水源涵养、黄淮平原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分区。
——环境质量底线。全市空气质量达标进程加快,“十四五”
末,PM2.5年均浓度降至40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66%,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国省市控断面稳定达标,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100%;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河湖水生态系统功能逐步恢复;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局部有所改善。
——资源利用上线。强化节约集约利用,持续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全市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完成省下达的“十四五”控制目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15.1%,能耗强度比2020年下降14%以上,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目标为19%。到2025年,用水总量控制在24.1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控制在14.6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10.7立方米以内,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
0.672。到2035年,体系健全、机制顺畅、运行高效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全面建立、有效落实,为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郑州目标基本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内容
(一)生态环境管控单元
按照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等相关要求,更新后全市共划定了120个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包括优先保护单元30个(包括10个生态保护红线、11个水环境优先保护单元、9个一般生态空间)、重点管控单元84个、一般管控单元6 个,实施分类管控。
——优先保护单元。指具有一定生态功能、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的区域。突出空间用途管控,以生态环境保护优先为原则,依法禁止或限制有关开发建设活动,优先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确保生态环境功能不降低。
——重点管控单元。指人口密集、资源开发强度较大、污染物排放强度相对较高的区域。主要推动空间布局优化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深化污染治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防控生态环境风险,守住环境质量底线。
——一般管控单元。指除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以外的其他区域。主要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生态环境状况得到保持或优化。
(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基于生态环境管控单元,统筹考虑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等要求,从优化空间布局、管控污染物排放、防控生态环境风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提出管控要求,分类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建立“1+120”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管控体系,“1”为全市生态环境总体准入要求,“120”为全市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准入清单。
三、实施和应用
(一) 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与区域开发建设活动、产业布局优化调整、资源能源开发利用以及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等专项规划的衔接,引导传统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合理布局,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 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作为推进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环境风险管控等工作的依据和生态环境监管的重点,强化其在生态、水、大气、土壤、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等环境管理中的应用,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三) 支撑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针对战略性、区域性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建立分区分类管控策略,强化区域统筹、流域统筹、陆海统筹,服务国家和地方重大发展战略实施,优化完善支撑美丽中国建设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四) 完善信息管理应用平台。在省级信息管理应用平台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细化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并将成果数据上传全省统一平台。
(五) 实行动态更新。原则上每5年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评估情况等进行定期调整。5年内因法律法规有新规定的,生态保护红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地等依法依规调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重大战略、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产业准入政策等发生变化的或其他经论证后确需更新的情形,要及时进行更新调整。
(六) 组织开展跟踪评估。对上一年度遗留问题整改情况、当年生态环境分区管控重点工作推进和监督管理情况的跟踪总结。充分利用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估、生态状况调查评估、生态保护红线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效评估等成果,对照跟踪评估指标体系,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综合评价各项工作进展成效和制度在支撑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方面的实施成效。
四、保障措施
(一) 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情况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等,推动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纳入相关法规、规章制定修订。各区县(市)、各有关部门加强组织领导,抓好贯彻落实。市生态环境局牵头组织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制定、实施、监督、评估和宣传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相关政策。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完善工作推进机制。
(二) 加强政策指导和工作保障。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工作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统筹安排;加强政策宣传解读,营造全社会广泛关注、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加强组织协调,定期研究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工作,常态化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抓好各项任务落实,及时报告重要工作进展,切实保障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评估、更新调整、平台应用及维护等工作顺利开展。
(三) 加强宣传培训和应用总结。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培训,及时总结应用成效,推广正面典型,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规划引领和源头防控效能,有力保障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原文链接:https://sthjj.zhengzhou.gov.cn/tzgg/9482189.jhtml?sessionid=1113874171